2022-09-17 16:05:54
要闻速览
2022年5月27日
1.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4000亿元
5月27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经研究,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4000亿元,支持地方落实好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弥补政策性减收,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促进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通知表示,上述资金列入2023年预算,库款于2022年先行单独调拨。资金实行国库单独拨付,省级财政部门结合退付计划等及时向市县调拨库款,充分保障退税资金需求,确保基层退税操作。(证券日报网)
2. 外汇局:4月份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2.67万亿美元
5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2年4月份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份,中国外汇市场(不含外币对市场,下同)总计成交17.14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67万亿美元)。其中,银行对客户市场成交3.5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55万亿美元),银行间市场成交13.5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2.11万亿美元);即期市场累计成交5.88万亿元人民币(等值0.91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累计成交11.26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75万亿美元)。
2022年1月份至4月份,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74.81万亿元人民币(等值11.75万亿美元)。
外汇局:4月份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415亿美元
4月份,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3442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货物贸易出口16666亿元,进口13568亿元,顺差3099亿元;服务贸易出口1882亿元,进口2311亿元,逆差429亿元。服务贸易主要项目为:运输服务进出口规模1651亿元,其他商业服务进出口规模683亿元,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561亿元,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483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2年4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2886亿美元,进口2470亿美元,顺差415亿美元。(证券日报网)
3. 财政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可简化会计处理
5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适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相关问题的通知》(简称《通知》),旨在配合做好关于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租金减免政策的落实,减轻企业负担。《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不适用本通知。
《通知》表示,由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引发的、承租人与出租人就现有租赁合同达成的租金减免、延期支付等租金减让,减让后的租赁对价较减让前减少或基本不变,且综合考虑定性和定量因素后认定租赁的其他条款和条件无重大变化的,对于2022年6月30日之后应付租赁付款额的减让,承租人和出租人可以继续选择采用《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规范的简化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由此导致的衔接会计处理及相关披露,应当遵循《财政部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会计处理规定>适用范围的通知》(财会〔2021〕9号)的有关规定。(证券日报网)
4. 两部门: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促进冷链物流发展
5月27日,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通知》要求,通过2年时间,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要集散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流通能力显著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继续增强,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通知》提出了通过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引导支持的主要方向,包括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能力、提高冷链物流重点干支线配送效率、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统筹支持农产品市场保供。
《通知》表示,在集散地、销地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鼓励建设公共冷库、中央厨房等设施,加快绿色、高效、低碳冷藏设施应用,完善物流集散、加工配送、质量安全等功能,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在销地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改扩建冷链集配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集成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提高冷链干线与支线衔接效率。推广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有序衔接。(证券日报网)
5.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5月27日,据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消息,为深入推进保险业标准化改革,确保“十四五”期间保险标准化工作的有序推进,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险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险分技术委员会章程》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规划》提出,到2025年,保险标准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险标准化组织的多样性和专业性显著提升,保险标准体系结构优化健全。保险标准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标准化普及推广效果良好,标准实施成效显著。保险从业人员标准化意识和素养显著提升。保险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增强,支撑保险业发展的标准化基础更加坚实。(中国银保监会网站)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