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17:04:00
据环球网援引参考消息发布的报道称,德国总统朔尔茨无视国内外警告威胁,力排众议,拒绝与中国“脱钩”的做法在欧洲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浪花,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国此前对华强硬的态度。英国《金融时报》前段时间特意发表了一篇文章,警告欧洲各国不要针对中国进行恶意抨击,认为这种行为并不会给欧洲带来任何好处,并肯定了德国巴斯夫公司首席执行官薄睦乐对欧洲的严厉批评。薄睦乐直言道,欧洲国家指责巴斯夫公司降低在欧洲市场的业务,选择中国扩大投资的行为趁早适可而止,与其不满本公司扩大在华业务,倒不如反思欧洲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金融时报》认为薄睦乐指出的就是事实,没有说错,该报分析道,目前,欧洲企业正因为高昂的能源价格、没有实现的单一市场计划以及高涨的绿色抱负成本遭受多方阻力,不可避免的是,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正在下降。巴斯夫公司选择在中国投资建厂是非常理智的决定,因为在华新建工厂的第一批装置能够完全凭借可再生能源实现整间工厂的正常运转。这一迹象进一步彰显出中国正在朝着创新技术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欧洲必须改变之前对华的做法,保留创新技术领域的控制权已经在中国行不通了,这些都能通过近段时间大量德企频繁加强与中国技术方面合作的事例就能轻易看出。
而且,相较于欧洲在全球化学品市场份额的大幅下降,中国以勇猛的势头快速增长,预计将在2030年占据一半的全球化学品销售额,对于巴斯夫这样的公司而言,中国市场是最佳选择,即使巴斯夫不这样做,其他公司同样会取而代之。
英媒对薄睦乐一番言论的肯定以及对欧洲市场当下困局的揭露,再一次印证了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目前欧洲内部少数的理智之声。而此前,英媒还在叫嚣要与中国“脱钩”,才短短的时间里,态度就出现180度大转弯,和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现状有着紧密联系。目前,英国严重的经济危机由于受到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影响逐渐走向失控,接连上任的首相无力扭转当下的困局而纷纷下台,即使是最新上台的苏纳克在近日也深陷舆论的旋涡,是否能够带领英国重振旗鼓仍旧不容乐观。
英媒此刻发声恐是受到德国企业与中国市场日益紧密的合作以及德国总理访华的影响,想要唤醒政局动荡不安的英国政府及时止损,抓住机遇。毋庸置疑的是,英媒看到了德企在中国市场将要获得的巨额利润以及积极的未来前景,并清晰的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是非常先进的选择,谁能在中国市场抢占先机谁就能占据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但是,欧洲其他国家还在因为受到美国的鼓动以及部分政客的政治化经济政策影响而计划与中国“脱钩”,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德国访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定会在欧洲内部引起一定的“蝴蝶效应”,理智的声音将会越来越多。